VEX世錦賽
此次VEX世錦賽有全世界各個國家的1600支隊伍參加比賽,分為初中、高中和大學三個組別。西安高新一中代表隊在亞洲VEX公開賽獲全能獎(最高獎項)和技能賽季軍,取得中國賽區(qū)高中組33個世錦賽名額(含港澳臺)中的兩個資格,代表中國參加VEX世錦賽。
2019年4月23日VEX世錦賽,在美國路易斯維爾拉開帷幕,在歷時3天緊張而激烈的比賽中,高新一中代表隊666U挺進復賽,奪得分區(qū)八強666S小組惜敗,小組賽排名26。
小組賽中,同學們不斷調試程序,修改各組機器,保證機器在比賽過程中能夠呈現最完美的狀態(tài)。世錦賽比賽隊伍繁多,同學們在小組賽中會隨機與來自不同國家的隊伍組成聯隊,同學們在每場比賽開始前都需要用流利的英語和自己的聯隊進行戰(zhàn)術商討。
技術答辯環(huán)節(jié)
在比賽的技術答辯環(huán)節(jié),高新一中隊員向裁判們進行長達30分鐘的純英文展示,講解機器結構設計及運用到的程序算法,獲得了裁判們的一致贊賞。
比賽之余,同學們還和來自美國的隊員成為好朋友,高新一中機器人代表隊教練韓恭恩老師與美國教練Rayn互相交換禮物,這是他們第三次帶領學生共同參加世錦賽。
在比賽過程中,就讀于美國羅斯-霍曼理工學院的陳涵睿學長前來看望隊員們,進行技術指導同時介紹了在美國緊張的學習生活鼓勵隊員們要抓住機會鍛煉自己,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賽后感言
“交流”其實是世錦賽中占比很大的一部分,甚至超過了得獎拿牌。世錦賽的宗旨是利用短短的四天時間,將我們這個地球村各處的優(yōu)秀青少年和教師,通過VEX結成隊友,各種族各膚色的人們團結在一起,互相學習,消除歧視,抹除誤會,增進感情,共同為地球村的和諧發(fā)展做出貢獻。我在這次世錦賽新交的外國隊朋友是歷屆比賽最多的,也是質量最高、關系最鐵的。
這次比賽同去的十四個人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個隊友:第一個是李昊錦,第二個是李愷沨。
李昊錦本身英語底子好,口語聽力出色,他利用這一優(yōu)點,主動擔任起隊伍中的情報交流工作,與美國隊進行技戰(zhàn)術交流,在技術問辯中回答流暢,細節(jié)到位,用詞準確,在組內急需英語翻譯的情況下承擔起了對內一半的英語交流。他是國際課程班一年級的同學,在隊員們緊張地說不出話時,他勇敢地克服了這一切,為整個團隊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
李愷沨是另一個令我十分欽佩的隊友。他作為國際課程班二年級的學生,從國一剛開始就作為我們組的操控,一直搭班到現在,我對他的了解應該是整個社團里面最深的。他上高中前英語溝通交流能力弱,閱讀速度慢,不敢開口和外國人講英文。但他用150%的努力趕上。令我十分感動的是,在比賽前兩周,他主動找到我,說想把全部將近50頁的英文規(guī)則都通讀翻譯一遍,查詞查音標,為了避免在比賽突發(fā)情況下因為自己的英語欠缺,無法與主裁判溝通,造成一些誤會。這是在機器人學習中努力提高文化課的很好典范。最終比賽時,他不僅與隊友交流十分順暢,而且可以自信地用英文與裁判、主裁判合理討論規(guī)則、申訴。
良好的溝通交流不取決于英語的好壞、被動的接受,而取決于是否愿意突破自己,主動交流溝通。
——西安高新一中2020屆 楊子逸
我相信所有參加VEX這個項目的人都會有一個執(zhí)念,那就是站在freedom hall 中打一場比賽,輸或贏在聚光燈下都不再重要。
有的人出道即成名,有的人依舊在前進的道路上掙扎。當我不斷地從比賽中反思的時候,我意識到在VEX賽場上不應該用成績好或不好來劃分每一支隊伍,衡量的尺度應該是隊員們是否努力并得到了提升。
高中這三年的社團學習教會了我許多,小到基礎的搭建知識,大到今后為人處事的道理。我們的機器人團隊就像一個小小的社會,需要有溝通,需要有合作,需要有一個領導人,需要有得力的助手,需要有團結的精神,需要有緊繃的弦。在這樣一個團隊中,我們需要鍛煉自己不同的能力,這些能力對我們今后的發(fā)展至關重要。
每次比賽都會有一些遺憾,但我更在意的是每次比賽中除了成績之外的收獲。有的時候是別人對我的認可,有的時候是新的朋友,有的時候是新的技術,我更在意一次又一次因為比賽而加深的友情。相比班里的同學,社團里的隊員之間或許有更深的情誼,因為我們都曾無數次的為同一個目標奮斗過,我們在每一次比賽中一起吃,一起住,一起放松,一起緊張,我們總能夠一起經歷許多事情,我們總能夠學會為團隊考慮。我相信不管是新認識的朋友,還是默契的隊員,我們之間的那份感情將會陪伴我一生,是難以忘記的美好回憶。
韓老師對我而言,是恩師,也是慈父。我不知道如果沒有韓老師一次又一次的信任和鼓勵,現在的我是否還會在這個社團中,是否還能夠有機會參加國際比賽,是否還能侃侃而談比賽的心路歷程和成長經歷。我雖然不是一匹良馬,但韓老師一定是一位伯樂。最讓我敬佩的是他一直能夠堅持自己心底對于學生的教育原則:立德樹人,以人為本。在這樣一個追逐名利的時代,碰到這樣一位老師是我的榮幸。
——西安高新一中2019屆 胡欣鈺